- 新聞中心
- News
- 聯(lián)系我們
- Contact us
-
銷售電話:028-85980483 85980506
售后服務(wù):028-85980400
傳真:028-85980418
E-mail:huania@huania.com
地址: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軟件園D6棟17F
郵編:610041
1月3日08時48分在四川宜賓市珙縣發(fā)生5.3級地震,震源深度15千米。100公里范圍內(nèi)大約有一千多萬人面臨地震突如其來的威脅。在這千鈞一發(fā)時刻,由地震部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(lián)合建設(shè)的大陸地震預警網(wǎng),成功地預警此次地震。
地震預警系統(tǒng)為距震中66千米的宜賓市,搶到了14秒的預警時間;為距震中97千米的瀘州市,贏得預警時間23秒;距震中109千米的畢節(jié)地市,預警時間27秒,預估烈度2.4度;距震中128千米的自貢市,則有了長達32秒的預警時間。
14秒能干什么?這個在平時看起來誰都不會在意的短短一瞬間,但是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刻,卻常常是生與死的差別。14秒,如果人在室外,可以比較從容地跑到開闊地帶了;如果在室內(nèi),可以就近找桌子、床底下躲起來,也可以躲進利用承重墻、堅固的家具或廁所等小空間形成的“三角區(qū)”;如果住的是平房,且離門比較近,可以沖出門去了。這對于學校這樣的樓層比較低,外圍又比較開闊、人員密集,極易造成傷亡的公共場所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時間就是生命,時間就是與死神賽跑,每多一秒就多一點逃生的機會,每多一秒就多一些幸免于難的人。如此便不難理解,這張預警網(wǎng)的重要性。過去,我們吃過這樣的虧,汶川地震、印度洋海嘯,人類歷史上的那一次次自然災害,由于缺乏一個完善的預警網(wǎng)絡(luò),地震波與海嘯所過之處,生靈涂炭。人們感嘆大自然的無常,感嘆人類的渺小,但是這一次,人類看到了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希望。
當然,預警不是預報,預報是準確預測地震發(fā)生的時間,目前的科學技術(shù)要做到這一點還非常困難,而預警則是在第一時間探測到地震發(fā)生時間,并通過現(xiàn)代化的通信工具,通過各種傳播方式及時向地震周圍的居民傳送信息?,F(xiàn)代化的通信工具傳播速度快,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相對較慢,在它們之間有一個時間差,這就是預警之所以能發(fā)揮作用的關(guān)鍵所在。其原理與海嘯預警系統(tǒng)是一樣的。
預報很難,但預警從理論上說并不難。人類的終極目標是預報,但在科學水平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的情況下,預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我們可能在短時間內(nèi)沒有辦法解決震中的問題,但可以為地震波所及地區(qū)搶回逃生的時間。這種務(wù)實的做法值得點個贊。
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也該被用在更多的領(lǐng)域。比如一些地區(qū)的防洪防澇,不能再出現(xiàn)上游放水了,下游還蒙在鼓里這樣的情況。
人們不應該忽視了,一個靈敏的預警系統(tǒng)要取得最好的效果離不開應急能力和救災防災能力的配合。預警有了,還得有效地傳播出去,傳播出去了,還得具備足夠豐富的逃生技能,而有時候,能否抓住十幾秒的黃金逃生時間甚至比預警本身還重要。這些都不是科學技術(shù)的發(fā)展能解決的問題,需要防災部門、教育部門的共同參與,需要人人參與從小培養(yǎng)。
新聞來源:錢江晚報;評論員:高路